全国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彼此相似,又各有差异,所以端午节有很多不同的名字。
它们传达着丰富的象征意义。
古代端午节作为一个处于“恶月”的节日,其节日装饰的特点在于辟邪。
艾蒿和菖蒲
艾蒿、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,同时具有药性。
按照古俗,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,即所谓“艾旗、蒲剑”、““艾虎、蒲龙”,所以本节将它们放在一起介绍。
1.艾人、艾虎、艾旗
用艾蒿制成的端午饰品有艾人、艾虎、艾旗等等。
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。
可是为什么人的形状就能提高艾蒿的辟邪功能呢?
宋朝人把所挂的艾人称为张天师。
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:端午节,人们用艾蒿和其他草编成张天师的模样,悬挂在门额上。
使用艾蒿做装饰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代。
2.蒲人、蒲剑、蒲鞋
用菖蒲制成的饰品有蒲人、蒲剑、蒲鞋等等。
宋代以后,常常用菖蒲刻成人的形状来辟邪,这就是蒲人。
北京城流行端午节穿蒲鞋。
古代不仅民间有使用艾蒿、菖蒲的习俗,宫廷也有此风。
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就用菖蒲雕刻张天师像,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。
“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,并五彩寿丝缕。若大臣、经筵官,或别赐扇及彩绦、艾虎诸物,各以品级为等。”清代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于1732年画了一幅《午瑞图》。
清三代的宫廷和历代民众之中普遍流传,端午是全民族共同的节日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