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误导
一些家装公司利用虚假广告,夸大其词,如在广告中使用“××协会会员”、“某百强企业”、“诚信单位”、“无投诉单位”等虚假或过期荣誉称号误导消费者。
建议:认真审核其各种荣誉及认证,必要时可向发证单位验证其真伪。
合同蒙骗
一些家装公司自制不平等格式合同或以大量专业术语模糊约定,如在合同中约定使用某品牌油漆,却不约定油漆等级赚取差价。有的不法经营者误导消费者同时签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同,谎称一份是正式合同,另一份是示范合同,结算时以于己有利的合同要求消费者支付费用。
建议:签订合同时,最好使用或借鉴工商机关制定的合同文本。合同中应详细签订施工工期、验收程序等,同时还应约定好违约金的赔付比例。
预算藏奸
一些家装公司在报价上设置种种装修预算的陷阱,如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报价,每个小项价都不高,但整体却高出原报价一大截。
建议:邀请专业或有装修经验的人士协助审核预算表。
设计诱骗
一些家装公司为制作出效果最佳的图纸,采用各种技术手段,如利用专业电脑软件修饰效果图上的灯光、色调,与自然条件下的实际效果常常相去甚远。
建议:消费者在观看家装公司的室内设计平面图、立体图和效果图时,应保持清醒头脑,不要轻易当场拍板、订合同、付钱。
监理白搭
请专业监理参与家庭装修,消费者要付出费用。一些家装公司便借机推荐免费监理,实际上是该公司的人员,监理费已经打入装修成本,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,而工程质量却无人保证。
建议:尽量不接受家装公司推荐的免费监理,自己聘请监理人员。如果难以拒绝免费监理,最好在预算后接受,避免监理费用被打在预算里。
材料调包
有的公司建议消费者采用新材料、绿色产品、环保材料。这些新材料一则价格较高,二则几乎都有相应的低档替代品,或替代品和正品两者差价过大。消费者选择环保绿色家装产品后,很可能在装修过程中被调包,结果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超标。
建议:拿到预算单后,先对主要的基础材料,如电线、管道、铝塑板、木工乳胶漆等进行市场了解,包括产品商标、等级、环保指标、防火性能、合格检验证书等,要看价格是否与预算单上相符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